在台南吃了過癮的早餐後,當然還是要認命的扮演司機角色趕緊上路
雲林這縣市小J多年來總是去其外圍區塊遊玩,比如古坑、劍湖山…之類
真正雲林中心的行政、信仰所在的北港或是斗南,小J反倒沒好好走過
車下雲林往北港朝天宮方向前去,這回前來朝天宮除了參拜名寺外
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,J爸要來尋找某樣懷念已久的零食"設阿夠"
(其實在小J看來就是麻花捲的一種啦,只是J爸愛的那家形狀較小)

沿著朝天宮前這中正路走去,就會發現鄉鎮的發展真的都是依廟而繁榮
兩邊的各式店家雖說早已斑白不過卻都是歷史十足別有風情
J爸領軍在尋找他心中的那家賣"設阿夠"的小店,不過卻始終不見蹤跡
而"設阿夠"在這可是很普遍的零食小吃,不過多數都做的較J爸印象中的大
所以難怪J爸一直覺得就是和記憶中的有一點些許不同
不死心的問了一旁店家探其線索,終於有了答案
原來J爸印象中的那小攤是只有在春節期間,進香香客眾多那段時間才有製作
平常時間可是沒有固定販售,算是玩票性質的,所以難怪先前總找不著





好在除了那"設阿夠"外,J爸對北港特產的各式油類也頗感興趣
往一旁的油品專賣店專去,才一進內就可以聞到濃濃的麻油香氣
據說北港正是因為地理環境的獨厚,和店家對於製油火侯的獨到
所以這北港無論是花生油、麻油都是有名的很









北港朝天宮相關歷史(取自維基百科)
1694年佛教臨濟宗第三十四代禪師樹璧,自福建湄洲天后宮移駕媽祖神像到台灣
是一尊宋代雕塑的軟身媽祖神像,最開始只是一間小小的祠堂
到了1730年(雍正八年)重建,在1773年(乾隆三十九年)擴建
1837年再度重修,當時新德泰號捐的雙龍獻珠石陛,是台灣現存清代石雕中的極品
到了清朝咸豐初年,再擴建宮殿為四進和東西二室
1905年4月(明治三十八年),朝天宮因為大地震震毀
後來由地方人士與當時的北港支廳廳長捐款重建,於1921年3月成立管理委員







而北港朝天宮裡有三件文物,是被學者認為極具歷史意義的
寶璽:最初隨媽祖神像渡海而來,全台灣僅有北港朝天宮媽祖有寶璽
缽:樹璧和尚的缽上刻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,是佛家臨濟宗傳下
昭應錄:記載媽祖昇天後救世感應事蹟







Jerry的【漫遊北港、斗南行】相關閱讀連結
※ [漫遊北港、斗南行 第1站] 台南七海魚皮專賣店
※ [漫遊北港、斗南行 第2站] 北港朝天宮
※ [漫遊北港、斗南行 第3站] 福安鴨肉飯+北港圓仔湯
※ [漫遊北港、斗南行 第4站] 摩爾花園
※ [漫遊北港、斗南行 第5站] 桃花源 福州浙江料理



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【有看到這行您真是辛苦啦!何不再按個或是留個言呢!】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erry&App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1) 人氣()